手机争夺战
“把手机给我!”小明冲着妈妈大喊,声音里带着一丝不耐烦。他刚刚在打游戏,眼看就要赢了,结果妈妈突然闯进来,二话不说就把手机夺走了。小明心里那个气啊,简直想把家里的电视遥控器也摔了。

“你看看你,整天就知道玩手机!”妈妈也不甘示弱,声音比小明还大。她手里紧紧攥着手机,仿佛那是她的战利品。“作业写完了吗?书看了吗?就知道打游戏!”妈妈的语气里充满了不满和担忧。
小明翻了个白眼,心里嘀咕:“又来了,每次都这样。”他觉得自己已经够懂事了,作业按时完成,成绩也还算可以,凭什么就不能玩会儿手机?再说了,他也不是整天玩啊,只是偶尔放松一下而已。
妈妈的担忧
妈妈看着小明那副不以为然的样子,心里更着急了。她不是不理解孩子需要放松,但总觉得手机这东西太容易让人沉迷了。她自己有时候刷短视频都能刷到半夜,更别说孩子了。她担心小明会因为玩手机而耽误学习,甚至影响视力、睡眠和身体健康。
“你看看隔壁家的小王,人家多自觉!”妈妈试图用榜样来激励小明。“人家每天按时学习、锻炼身体,哪像你整天抱着个手机不放!”妈妈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和焦虑。
小明听了这话更不爽了:“又是小王!你怎么不说说人家爸妈多开明呢?他们家孩子想玩多久就玩多久!”他觉得自己被冤枉了,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,为什么妈妈总是看不到呢?他觉得妈妈就是太死板、太不理解他了。
沟通的难题
其实小明和妈妈都明白对方的心思:一个怕孩子沉迷手机影响未来;一个觉得家长管得太严、不够理解自己。但问题是,他们谁都不愿意先低头认错或者好好沟通一下。每次吵架都是以大喊大叫开始、冷战结束——这几乎成了他们家的固定节目。
有一次爸爸实在看不下去了:“你们俩能不能好好说话?一个动不动就抢手机、一个动不动就发脾气——这哪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啊?”爸爸试图调解一下气氛:“要不这样吧——咱们定个规矩怎么样?比如每天固定时间玩手机、周末可以多玩一会儿——这样既不会耽误学习、也不会让你们吵得不可开交……”爸爸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:“不行!我不同意!”母子俩异口同声地喊道——看来这个家还是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啊……